人際溝通已成為生活與職場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,無論是與同事協作、向上溝通、還是與家人朋友交流,良好的溝通技巧都能讓人際關係更加順暢,甚至影響事業發展與生活品質。
這篇文章就來了解人際溝通的核心概念、常見誤區及實用技巧,幫助你在各種互動場合中,說得清楚、聽得明白,改善人際關係。
籌碼學-成功者的關鍵區別不在於天賦,而在如何運用和配置手中的籌碼
結合博弈論、經濟學、管理學、神經語言學等,透過系統化教學,並經過實際商業淬煉,帶你了解實用的商業哲學,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,提升事業成功的機率,歡迎立即諮詢籌碼學。

什麼是人際溝通?
人際溝通的定義
人際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透過語言、非語言和書面訊息來傳遞資訊、交換想法和表達情感的過程;無論是日常對話、工作會議,還是社交互動,都是人際溝通的範疇,良好的人際溝通不僅有助於增進理解,還能有效解決衝突並建立信任關係。
簡單來說,人際溝通不只是「說話」,更包含了「如何說」與「如何聽」。舉例來說,當身旁的人分享煩惱時,你點頭、保持眼神交流並給予適當的回應,就是一種有效的人際溝通。反之,若只顧自己說話、不聽對方心聲,則容易造成誤會與疏離。
人際溝通4個元素
人際溝通的重點在於「溝通」,因此要做到成功的人際溝通會包含4個部分
- 說話者:傳遞訊息的一方,說話的人需要清晰表達想法,避免模糊不清的語言。
- 接收者:接收訊息並解讀其含義的人,有效的接收者不僅要「聽到」,還要「聽懂」。
- 訊息:說話者想傳達的資訊,可能是想法、情緒或指示,因此訊息必須具體、明確,才能避免誤會。
- 溝通管道:傳遞訊息的方式,例如面對面交談、電話、電子郵件或社群媒體,選擇合適的溝通管道有助於訊息順利傳達。
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說話者也會是接收者,因此要讓人際溝通順暢,要了解透過不同的溝通管道,如何傳遞出正確的訊息。

為什麼人際溝通對生活與職場至關重要?
人際溝通的重要性 1:提升職場表現與合作能力
在職場中,良好的人際溝通是提升工作效率與團隊合作不可少的,當你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時,能有效減少工作上的誤解與錯誤。
像是團隊在討論專案時,若你能用簡單清晰的語言說明問題點並提出具體建議,不僅能讓其他夥伴迅速理解,還能促進討論更有建設性的內容;此外,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也同樣重要,這不僅展現你的尊重與專業,也有機會在溝通過程中激發更多創意和解決方案,因此擁有優秀的人際溝通能力能讓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,成為備受信賴的合作夥伴。

人際溝通的重要性 2:增進家庭與朋友間的關係和諧
人際溝通最常運用的地方是職場,另一個地方就是家庭與朋友關係,不管是夫妻之間的對話、親子溝通,還是與朋友的交流,良好的溝通能幫助彼此更好地理解。
當家人有情緒時,若你能耐心聽他們說話而非急著給建議,對方往往會感到被重視與理解,從而增進親密感。同樣地,與朋友相處時,適時表達感謝與關心的小舉動,都能鞏固彼此的友誼。
相反地,若溝通方式不當,如經常打斷對方說話、用批評的語氣指責,這樣就很容易引發誤會與爭執,久而久之會影響彼此的感情;因此維護好家庭與友情關係的和諧,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與理解之上的,而這正是良好人際溝通帶來的最大價值。
人際溝通的重要性 3:有效解決衝突與誤會
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意見不合或誤解的情況,而人際溝通正是解決這些問題很好的方式。當衝突發生時,不少人會選擇逃避或用激烈語言反擊,這往往只會讓情況更惡化。相反地,若能用冷靜且具建設性的語言表達感受,同時了解對方的觀點,就相對容易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。
例如,當有人無意中冒犯你時,可以提出說明:「我剛剛聽到那句話不帶理解你想表達內容,可以請你再多說一些嗎?」這樣既能表達自己對於內容的疑惑想確認,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產生與爭執。
另外,值得留意的是溝通時的語氣和肢體語言同樣重要;即使內容中立,但語氣強硬或眼神充滿挑釁,對方自然會容易產生防備心,讓問題更難解決。學會以開放的心態溝通,並尋求雙贏的結果,才是人際溝通最終的目的。

人際溝通的重要性 4:增強自信與領導力
當你能自在與人互動、清楚表達觀點並有效影響他人時,無形中會提升自我肯定感。這種自信不僅能幫助你在人群中發聲,還能讓你在需要領導或決策的場合中展現從容。
舉例來說,當你能在會議中勇敢提出建設性意見,並用適當的語氣回應不同聲音時,其他人往往會因此而更加重視你的看法。
領導力不僅是指揮他人,更是一種影響力,而溝通正是其核心。優秀的領導者會善於傾聽團隊意見,適時給予肯定與建議,讓成員感受到被尊重與激勵,透過明確且具感染力的表達,能激發團隊士氣並推動目標實現。因此,強化人際溝通不僅有助於自我表現,還能在關鍵時刻展現你的領導風範,贏得他人的信任與支持。

10個提升人際溝通的實用技巧
1. 認真傾聽 – 理解對方說的內容
認真傾聽不僅是「聽到」對方說什麼,而是全神貫注地去理解對方的話語和情感,傾聽包含點頭示意、使用簡短的回應詞如「我了解」或「繼續說」,並在適當時以自己的話重述對方觀點,以確認理解無誤。
像是當朋友抱怨工作時,你可以回應:「你的意思是主管的態度讓你覺得不被尊重,對嗎?」這樣不僅能讓對方感到被重視,還能避免誤解,傾聽有助於建立信任關係,讓雙方的溝通更加順暢且有效。
2. 保持眼神交流 – 建立信任與專注感
眼神交流是溝通中非常細微但重要的小細節,它能傳達出你在人際溝通時的專注與誠意,當你與他人交談時,適當的眼神接觸能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。
很多人在人際溝通過程中,會迴避對方視線,這可能會被解讀為心虛或缺乏自信,而過度凝視則可能讓人感到不自在;一般而言,建議在交談時保持每次約3-5秒的眼神接觸,然後自然地轉開再回視,能營造出舒適的交流氛圍。
例如,在與其他人簡報時,穩定的眼神交流能讓聽眾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並提升說服力。反之,若頻繁低頭或東張西望,則可能被認為不專心或不尊重,因此適度的眼神交流能增強溝通效果。
3. 適當使用肢體語言 – 提升人際溝通效果
肢體語言是非語言溝通的重要部分,包括手勢、姿勢、臉部表情與身體動作等,都能影響溝通氛圍。
當你在表達肯定時,點頭能增加說服力;開放式的手勢(如雙手微張)能傳達友善與接納感。相反的,如果雙手抱胸,很可能就會被誤為防備或不認同,因此肢體語言與口語的一致性也是我們在人際溝通時要留意。
舉例來說,若你口頭上表示贊同,但卻皺眉或搖頭,會讓對方感到困惑,或是當同事分享新點子時,你可微笑並點頭,代表鼓勵對方繼續表達,善用肢體語言不僅能加深訊息傳遞效果,還能幫助建立更自然且有親和力的互動。
4. 控制語氣與音量 – 避免誤會與衝突
語氣和音量在溝通中扮演著影響情緒的角色,即使語言本身沒有冒犯意味,若語氣過於強硬或音量過大,仍可能引發誤會與衝突;特別是在討論敏感議題時,溫和且穩定的語調能幫助雙方保持冷靜,避免情緒升溫。
音量大小也要留意,過低會讓對方聽不清楚,過高則容易造成壓迫感,保持適中的音量與友善的語氣,不僅能提升溝通效果,還能建立更和諧的人際關係。
5. 提問與確認 – 確保訊息無誤
在人際溝通中,提問與確認能有效避免誤解並確保雙方理解一致,由於許多人在對話中常常會誤以為對方已明白而省略確認步驟,結果導致誤會發生。
若有聽不清楚不確定的地方,應該勇於再次提問確認,這樣能幫助雙方在同一頻率上溝通,也能減少因資訊偏差而延誤工作,提問與確認不僅能顯示你的細心與專業,還能讓溝通過程更加順暢無誤。

6. 同理心表達 – 增加理解與親和力
同理心讓我們能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感受,並在溝通中表達出關心與理解。當對方在分享困難或情緒時,若你能適時表達同理,會讓對方感到被接納與支持。
例如,當其他人抱怨時,你可以說:「我能理解這種感覺,最近負荷量確實很大,我們要不要一起想辦法分擔?」,這比直接回應「這有什麼好抱怨的」來得溫暖許多。
同理心不僅適用於安慰場合,在討論意見分歧時也同樣有效。當對方表達不同看法時,先肯定其立場再提出建議,能減少對立情緒,具備同理心的人更容易建立深厚的人際關係,並贏得他人的尊重與信任。
7. 學會說「不」而不冒犯
在人際溝通的互動中,拒絕有時是必要的,但很多人害怕說「不」會傷害關係,結果時常勉強自己接受不願意的請求。事實上,適當且有技巧地拒絕,反而能讓彼此的關係更健康,關鍵在於用尊重且有同理心的方式表達。
當朋友邀約你卻無法參加時,可以說:「很抱歉,這次我真的有其他安排,不過下次有機會再一起吧!」這樣既表達了拒絕,又保留了關心與未來的可能性,學會說「不」不僅是保護自己,也是一種成熟的人際溝通技巧。
8. 避免打斷與過度插話
當對方說話時,過早插話或頻繁打斷,容易讓人感到不被尊重或煩躁,即使你有好的想法,還是應該耐心等對方講完再發表意見,打斷不僅破壞對話流暢度,也可能使對方產生防備心。
此外,過度插話也會讓人覺得你在搶話題主導權,影響人際關係,耐心傾聽並適時發言,是尊重他人也是自我修養的體現。
9. 使用正向語言 – 激勵與鼓勵對方
語言有強大的影響力,使用正向語言能有效激勵對方並營造友善氛圍,即使需要提出建議或批評,也能透過積極正向的表達方式達到建設性的效果。
例如,與其說「你這樣做不行」,不如說「或許我們可以試試看另一種方法,效果可能會更好喔!」這樣不僅減少對方的防禦心,還能鼓勵其接受建議。
日常人際溝通中,運用簡單的正向用語,如「你做得很棒!」、「這是個很好的想法!」能讓對方感到被肯定,提升信心,養成使用正向語言的習慣,有助於建立積極的人際互動,讓人更願意與你交流合作。
10. 適時給予反饋 – 協助對方調整與成長
反饋是促進成長與改善的重要溝通技巧,無論是正向肯定或建設性建議,都應在適當時機給予;正向反饋能強化對方的好行為,這樣的鼓勵會讓對方更有動力。
而當需要提出改進時,不該帶著情緒或是提出模糊的説法,應該給予明確的想法與回饋,適時的反饋不僅能幫助他人成長,也能建立彼此間的信任與合作關係。

人際溝通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
1. 只顧自己說,不聽對方説
許多人在溝通中會陷入「自顧自的表達自己」的陷阱,忽略了傾聽對方的重要性,這樣的對話模式容易讓對方感到被忽視,甚至產生抗拒心理;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練習「主動傾聽」,不僅要聽對方說什麼,更要理解對方的情緒與立場。
2. 情緒化溝通,易起爭執
情緒激動時,往往會脫口而出一些傷人的話,導致溝通失焦甚至引發嚴重的爭執,面對這種情況,最佳解決方式是「暫停一下」,透過深呼吸或短暫離開現場來冷靜情緒,不要讓自己被當下的情緒牽著走,而導致與他人的衝突放大。
3. 忽略非語言訊息
溝通不僅是語言的交流,非語言訊息如表情、姿勢與聲調也占極大比重;如果忽略這些細節,可能會錯判對方的真實感受。像是對方口頭上說「沒問題」,但臉上卻露出為難的表情或雙手交叉,這通常是隱含了不同於話語的訊息。為了避免誤解,我們應主動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與語氣變化,並適時求證。
4. 過度揣測對方想法
許多人在和他人溝通互動時,常會不自覺地猜測對方心思,例如「他是不是在生氣?」或「她應該不喜歡我的建議吧?」,但這樣的揣測往往容易產生誤解與不必要的擔憂,面對不確定時,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詢問與澄清。
這種直接溝通能打破猜疑,讓雙方在透明的氛圍下交流;同時,保持開放態度接受對方的回應,不帶預設立場,才能促進理解並避免誤會。

掌握人際溝通,打造更好的人際關係
人際溝通是生活與事業中不可少的,無論是在職場上爭取合作機會,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維繫關係,有效的人際溝通都能帶來正向影響;良好的溝通不僅能避免誤解與衝突,更能建立信任,促進彼此的理解與合作。即使你目前覺得自己不擅長人際溝通,也無需擔心,因為這是一項可以透過練習而不斷提升的技能。
改變不需要一步到位,只要從小習慣開始,例如每天練習主動傾聽、適時給予正向回饋,或是用簡單的提問來了解對方心情,這些微小的行動都能累積成顯著的進步。現在就從今天的一次對話開始,將所學應用在生活中,你會驚喜地發現,溝通不再是難題,而是連結他人、開創機會的重要橋樑!
▌延伸閱讀:「成長心態」是什麼?9 個技巧帶你轉變思維邁向成功!
籌碼學-成功者的關鍵區別不在於天賦,而在如何運用和配置手中的籌碼
結合博弈論、經濟學、管理學、神經語言學等,透過系統化教學,並經過實際商業淬煉,帶你了解實用的商業哲學,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,提升事業成功的機率,歡迎立即諮詢籌碼學。
我是張方駿企業教練,一位實戰派企業家,幾度在短短一年內,將企業從零推向破億營收的巔峰,創造了驚人的商業奇蹟,具有卓越的商業洞察力和執行力,專注為你提供實戰、實效、實用的商業策略訓練與課程。
參考來源:
參考資料 1: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t work
參考資料 2:57 Years Ago, a Legendary Psychologist Discovered the 7-38-55 Rule. It’s Still the Secret to Exceptional Emotional Intelligence
參考資料 3: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對組織溝通行為關聯性之研究